中药界的最毒CP:全蝎蜈蚣,药对相须

2022-04-22

    本草成千上万,每一味中药都有各自的性状和功效。这些本草,原本没有任何关系,但当他们相遇之后,神奇的变化随即开始。

 

    同为“五毒”,蝎子和蜈蚣的毒性不相上下,药性不分前后。独特的生存环境、特有的捕捉方法、不为人知的炮制手法,都为这对"最毒CP"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。

 


卿本陌路,却终将相遇

 

    蝎子作为中药材被称为全蝎,中医称之为“五毒”之首,是名贵的动物药材。有息风镇痉、通经活络、消肿止痛、攻毒散结等功效。据《蜀本草》和《开宝本草》记载,1000多年前,中医就已经认识到全蝎能穿筋透骨,治疗中风抽搐等顽疾。同时,全蝎也是配伍应用最多的动物药之一。

 


    蜈蚣同样是一味动物药,又名天龙,性温,味辛,有毒。具有息风镇痉、攻毒散结、通络止痛之功能。常用于中风引起的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,疮毒蛇咬伤等。

 


全蝎蜈蚣,药对相须

 

    对药:乃中医药辨证论治之精华,其味少而精,力专而雄,既相辅相成,亦可相佐为制,引达病所。相须: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,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。

 

    全蝎与蜈蚣,两者同为虫类药物,在性、味、归经、主治、功用方面都极为相似,为息风、镇痉、止痛、散结之要药。所异者,全蝎偏于辛平,蜈蚣偏于辛温。

 

    

    《本草纲目》谓全蝎具有“穿筋透骨”之作用;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云:“蜈蚣,走窜之力最速,内而脏腑,外而经络,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”。两药合用,相得益彰,外则熄风止痉,内则通络止痛,故而止痛效果极佳。

 

    有药理学实验研究表明,全蝎与蜈蚣的有效提取物,有促进细胞凋亡、改变细胞DNA周期、抑制或上调相关癌基因表达、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。临证用此二味药物配伍,取其“以毒攻毒”之义,对于治疗肺癌、消化、血液及妇科恶性肿瘤等均有抑制作用。

 

中医师用以下方,有不错的临床效果

 

    治疗癫痫:全蝎连尾用、蜈蚣去头足,各等量,晒干研成粉末,用蜜制丸,成人每日服4.5~7.2克,早晚分两次服用。

 

    

    治疗肺结核:炙全蝎、白及、紫河车各120克,炙蜈蚣、地鳖虫各60克,甘草30克,研为细末,每服4克,一日3次。

 

    祛风镇痛,补肾养血:蛇归类风汤(来源:《当代名医临证精华·痹证专辑》):蕲蛇20克,当归20克,蜈蚣2条,全蝎、苏土虫各5克,山甲7.5克,仙灵脾15克,熟地、白芍各25克,秦艽15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温服。

 


如何判断上好的中药药材?

 

    极品全蝎:全身挺硬,脊背抽沟

 

    在纪录片《本草中国》第5集中,为我们展现了全蝎的完美炮制。全蝎炮制的关键之一就是掌握其脱水程度。若脱水不足,容易产生霉变,从声音的清脆程度来判断脱水率是最直接的办法。

 


    上好的全蝎有容易识别的外观标准:形状完整,八个爪,两个螯;另外它的尾尖高高翘起,尾珠呈金黄色;背部没有盐霜。说起“盐霜”,有好多不良商家为了增加全蝎的重量会添加更多的盐和水分。

 

    上好蜈蚣:大小整齐,脱水适度

 

    蜈蚣的捕捉,在清明至立夏这个阶段,是最佳的时节。因为立夏以后,蜈蚣要繁殖,就不能逮捕了。这时候捕捉的蜈蚣,是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野生蜈蚣。此时的蜈蚣尚未大量取食,体内纯净,是上好的药材。

 

    工人们趁着蜈蚣鲜活,将长竹片插入其头尾、然后绷直,使其大小整齐,也便于均匀晾干。药厂采用的是阴干或者烘干,避免在太阳下暴晒。水分脱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左右,是入药蜈蚣的最佳品质。

 


    相遇,为本草赋予最丰富多彩,获得变化万千的可能。相遇,是本草之间博大精深的命题,千年来,中华药人用执着和勇气翻山越岭,尝遍百草,孜孜以求,凝结出关乎生命的智慧。

 

 

本文综合自:纪录片《本草中国》第5集《相遇》、《吉林中医药》 2013年第12期第1202-1203,1252页、《中国中医药报》、《人卫中医》微信公众平台、《中国药典2015版》。图片来源:网络。

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,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食疗方、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,不作为处方使用,用药前请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