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——“四时神药”,养生佳品

2022-07-15

很多人都吃过茯苓饼,原料便是中药茯苓。别看“茯苓”两个字都带着“草字头”,就以为它是一种草本植物,其实它是一种真菌。

 

美容养颜、延年益寿


茯苓始载于《五十二病方》,写作“服零”。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归于上品,记为“伏苓”。称其为:“久服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。”早在2000多年前《淮南子》就有“千年之松,下有茯苓”的记载。

 

茯苓,为寄生于松树根下的腐生真菌。味甘淡,性平。入心脾肺肾经。具有利水渗湿,健脾和胃,宁心安神的作用。中国古代,男女老少便爱用茯苓与粳米同煮粥服用,有美容养颜、延年益寿的养生之效,许多“知名人士”都曾对它倾慕有佳!

 

“四时神药”,养生佳品


古人称茯苓为“四时神药”,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,不分四季,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,不管寒、温、风、湿诸疾,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。魏晋时期起,茯苓就被当作养生佳品,王公大臣们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,以滋养身体。

 


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,服了许多药物也未能根除。直到苏辙过了而立之年,他向人学习养生之道,坚持服用茯苓一年多,之前的疾病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从此后,他便专心研究起药物养生来,并写了《服茯苓赋并引》一文。文中写道: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,延年而却老者。久服能安魂魄而定心志,颜如处子,神止气定。


 


慈禧太后注重养生,尤其善用药膳,从已公布的13个补益方看,其中茯苓药膳使用频率最高,达78%以上。慈禧按太医进言,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“茯苓饼”共膳,并常以此赏赐大臣。慈禧自从经常进食茯苓饼后,不但很少犯心疼病,而且头发也由白变黑了。因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,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,故成为了清王朝宫廷里的名点,后来传入民间,成了北京著名小吃。


 


茯苓的功效与作用


养心安神。《本草经疏》记载:茯苓可“开胸腑,调脏气……补心益脾……”中医常用茯苓调理心神不安、心悸、抑郁、失眠、多梦等症。

 

健脾补气。《本草衍义》记载:茯苓“益心脾不可阙也。”中医认为,茯苓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、带下等症,有着标本兼顾的功效,所以常被用作健脾、补气虚的辅佐药。

 

调理痰湿。《世补斋医术》记载:“茯苓一味,为治痰主药,痰之本,水也,茯苓可以行水。痰之动,湿也,茯苓又可行湿润。”茯苓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停聚化生痰饮等症状,具有显著功效。

 

补中健胃。《本草正》记载:茯苓能“补中健胃;祛惊痫,厚肠藏”。现代医学研究认为,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,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,并能降胃酸。所以茯苓是调理胃肠疾病的一味良药。

 


利尿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茯苓气味淡而渗,其性上行,生津液,开腠理,滋水源而下降,利小便……”所以中医常用茯苓来调理小便不利、水肿等症,并且茯苓药性平和,利水而又不伤身体。

 

抗肿瘤。茯苓含有丰富的茯苓多糖、维生素、硒等微量元素,能增强人体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,改善骨髓造血功能。现代医学实验证实,茯苓多糖对小鼠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并能增强肿瘤患者的食欲、控制症状,减轻放疗、化疗的副作用。

 

降血糖。茯苓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膳食纤维可延长食物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,使人有饱腹感,一方面可避免糖尿病人吃多,另一方面使病人的胰脏得以休息,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。

 

茯苓的神仙吃法

 

陈皮茯苓茶

 

做法:取白茯苓5克,陈皮2克洗净,入保温杯中,冲入热水焖泡5分钟即可饮用。

 

茯苓甘草汤

 

做法:茯苓2两,桂枝2两(去皮),甘草1两(炙),生姜3两。桂枝去皮,生姜切片;锅中加入4L水,放入药材煎煮;煮好后取2L,过滤掉残渣,分3次服用即可。

 


茯苓栗子粥

 

做法:茯苓15g,栗子25g,大枣10个,粳米100g。加水先煮栗子、大枣、粳米;茯苓研磨成粉末,待米半熟时慢慢加入,搅匀,煮至栗子熟透。可加糖调味,即可食用。